赵匡胤“陈桥兵变”始末

赵匡胤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出生于洛阳,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是将门家庭。其父赵弘殷曾任后唐飞捷指挥使驻守于洛阳。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二十二岁的赵匡胤应募从军,投入后周太祖郭威麾下。他社交能力强,很快便于与郭威麾下的一批年轻将领结为兄弟,更凭借其才能受到柴荣赏识。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刚即帝位,赵匡胤便在禁军中任职。不久以后,赵匡胤因功升为殿前都虞侯,负责整顿与扩张殿前司诸班。

图片

后周禁军由侍卫司、六军和殿前司组成。在郭威时期,六军已经不似唐时强大,三大部门中具有战斗力的实际上只有侍卫司。而五代时期经常发生将领兵变,柴荣为了遏制侍卫司可能发生的兵变,尝试以亲信赵匡胤为中心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殿前司经整顿扩编后,实力能与侍卫司分庭抗礼,赵匡胤也在军中获得了莫大威望。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周世宗出兵征伐契丹,一路连破辽境数重镇,恢复了对高阳关以南地区的统治。当他准备攻取幽州时,因病被迫返回京城开封。传说此时,有人在公文中夹带一块木牌呈给了他,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当时的殿前都点检为张永德。柴荣怀疑张永德要发动兵变。于是他便解除了殿前司最高统帅张永德的禁军兵权,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图片

之后不久,周世宗病重。临死前,曾“召范质等入受顾命”,命王著为相,辅佐周恭帝(《资治通鉴·卷294》),在顾命大臣中也有括赵匡胤。之后,赵匡胤经过努力,在军中的势力日益膨胀,为他顺利发动兵变奠定了基础。

公元960年,镇州、定州上奏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得知这一消息后,即位不久的周恭帝决定派遣赵匡胤率殿前司禁军北上抵御。有人认为这一军情为谎报,是赵匡胤设的计;也有人认为这一军情是事实,并提出了若干合理的推测。事实上,这一军情是否谎报并不重要,它只是给“陈桥兵变”提供了契机,此时赵匡胤反心早已昭然若揭。

图片

在接到出兵的指令后,另一位大将慕容延钊也率前军先行,直奔河北真定而去,守住契丹南下之途,直接控制河北局势。就其后赵匡胤及慕容延钊等人的态度来看,或许这几位禁军统帅是受命前往河北镇守边境以防局势生变,《宋史·慕容延钊传》甚至直接记载二人此去的任务是“按治边境,以镇静闻”,故而受到赵匡胤“便宜从事”的委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宋史·慕容延钊传》)

当一切准备妥当后,赵匡胤隐藏的阴谋也将逐渐落实。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北上,当晚到达陈桥驿。据官史记载,赵匡胤酣醉入睡后,赵普、赵光义等协同一批高级将领开始谋划拥立赵匡胤为帝之事,并遣人前往京师汴梁通知留守的石守信及王审琦,令二人于城中暗中接应,同时煽动军中将士,备好黄袍。是夜,军士聚于驿门“以黄袍加太祖身”,行礼高呼“万岁”。赵匡胤似是无奈之下以黄袍加身,大军从陈桥驿折返。石守信及王审琦接到消息后,在城中列开阵势彻夜等待,将大军顺利引入城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

图片

当时汴梁城中,在军权上能与赵匡胤相抗衡的,仅有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而已。但由于赵匡胤早已以张光翰、赵彦徽二人渗透进了侍卫司,韩通的兵权此时已被架空。当韩通闻变后,还未来得及集合军队,便被殿前司王彦升击杀。种种证据无不表明“陈桥兵变”乃赵匡胤一手策划并付诸实施的,之后直接或间接参与此次兵变的重要人物基本都受到了赵匡胤的提拔。

经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几乎接手了周世宗的所有遗产,从此开始了他的北宋王朝。

原创文章,作者:believ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lihw.cn/14318.html

(0)
believe的头像believe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9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