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 期中选择题专练

八下历史期中选择题专项训练

(1——11课)

1.“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4.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

A.淮海战役      B.西藏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8.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   )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沈阳第一机床厂

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4.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片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5.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图片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16.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17.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

图片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

18.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9.“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图片

20.“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  )

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1.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2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片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24.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5.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 耕者有其责”。对两次“分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

28.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29.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30.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32.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 辽宁大连

33.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

图片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3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3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3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39.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图片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0.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有可能听到的报告是(   )

A.《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

B.《改革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C.《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行顺利》

D.《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

参考答案

1——5;CDBBC;

6——10;DBCDA;

11——15;BBBDB;

16——20;DACCB

21——25;DDABD;

26——30;DACAA;

31——35;DBCBD;

36——40;DDACB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斗文轩 » 八年级历史下册 | 期中选择题专练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